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73章 物是人非

“二伯,可说好了,我替咱们村要回来扶贫款,你可要帮我说服乡亲们加入合作社。”李仕山蹲下又紧了紧鞋带,笑着说道。

山路很不好走,有时候还要爬坡,万一鞋掉到坡下面去可就捡不回来了。

这双可是阿迪达斯,是拿到彩票奖金后给自己买的第一件奢侈品了,至于买的笔记本电脑在李仕山的概念里,这是属于生活必需品,不算奢侈。

“行行行,只要你能要来钱,别说加入合作社,你就是让加入联合国都成。”李林远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下来。

李仕山回到李家村这一个月,先是把整个村走了一遍,然后挨家挨户地走访,摸清楚了村子的实际情况。

接下来就是琢磨着如何能让村民参加他计划成立的农业合作社。

这个问题对于李仕山来说难度很大,主要就是村民不相信他。

自己的年纪太小了,又没有官职,空口白牙怎么可能让村民相信呢。

也就在这个时候,听到了扶贫款的事情。

李林远口中的扶贫款的正式称呼是“农村贫困户补助金”,是国家针对符合条件的人群发放的专项人群。

李家村就是典型的贫困村,也就是同时具备“一高一低一无”三个条件。

“一高”即该村的贫困发生率要比全省的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;

“一低”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要低于所在省平均水平的60%,

“一无”就是该村没有一分钱的集体经济收入。

首先就是“一高”,李家村一共12个村民小组,423户,1692人,其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,也就是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,贫困率高达50%,远超全省的水平。

其次就是“一低”,李仕山做过统计李家村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左右,2001年全国农村人均年收入是2378元,

最后就是“一无”了,要是李家村有集体经济,李仕山也不会想着成立合作社了。

国家给的补助是一年300块,这可相当于贫困户半年的收入。

大部分贫困户可是把这个补助算到了收入里,如果拿不到钱,可能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了,你说作为村支书的李林远能不着急嘛。

对于扶贫款的发放的事李仕山很清楚,前世他可是扶贫过好些地方,现在又在党政办待过一段时间。

按照安江当时的惯例,第一年的扶贫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